7月31日,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,發布上半年全國能源形勢、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情況,介紹迎峰度夏電力供需總體情況,發布《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(2025)》。
從新聞發布上獲悉,截至2024年底,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7376萬千瓦/1.68億千瓦時,裝機規模已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%。
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持續實現新突破。可再生能源繼續保持新增裝機的主體地位,接近全國總裝機的六成。
今年上半年,全國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2.68億千瓦,同比增長99.3%,約占新增裝機的91.5%。其中,水電新增393萬千瓦,風電新增5139萬千瓦,太陽能發電新增2.12億千瓦,生物質發電新增71萬千瓦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1.59億千瓦,同比增長30.6%,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9.2%,其中,水電裝機4.4億千瓦,風電裝機5.73億千瓦,太陽能發電裝機11億千瓦,生物質發電裝機0.47億千瓦。
2025年上半年,全國新增水電并網容量393萬千瓦,其中常規水電110萬千瓦,抽水蓄能283萬千瓦。截至今年6月底,全國水電累計裝機容量達4.4億千瓦,其中常規水電3.79億千瓦,抽水蓄能6129萬千瓦。
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介紹介紹《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(2025)》基本情況時表示,近年來,我國新型儲能快速發展,在新型電力系統中作用日益凸顯,有力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,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。為加強行業發展引導,服務“雙碳”戰略實施,國家能源局于近期組織編制《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(2025)》。
《報告》主要包括三部分內容:一是從政策體系、裝機規模、應用場景、技術創新、產業發展、標準體系等方面,系統總結2024年國內外新型儲能發展情況。二是從科學謀劃發展、健全市場機制、加大技術攻關、促進作用發揮和鞏固產業優勢等方面提出2025年新型儲能行業發展展望。三是系統梳理2021-2024年新型儲能主要政策、技術創新和示范工程等大事記情況。
總體來看,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國新型儲能發展政策的“四梁八柱”初步構建,新型儲能產業穩步發展。截至2024年底,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7376萬千瓦/1.68億千瓦時,裝機規模已占全球總裝機比例超過40%。新型儲能技術路線“百花齊放”,涵蓋全球工程應用的主要技術路線,調度運用水平穩步提高,有力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。
一是我國新型儲能發展的政策體系持續完善。陸續出臺《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》《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(2024-2027年)》《關于支持電力領域新型經營主體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等多項政策文件,健全電力市場機制,引導科學發展。
二是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。2024年全年新型儲能調用情況相較2023年大幅提升,浙江、江蘇、重慶、新疆等多省(區)年均等效利用小時數達到1000小時以上,成為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的重要手段。迎峰度夏期間,新型儲能充分發揮“超級充電寶”功效,為頂峰時段電力保供貢獻了關鍵力量。
三是技術創新實踐邁出堅實步伐。202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56個新型儲能試點項目,涵蓋十余種技術路線,多個試點項目為國內首次工程應用,總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,有力促進新型儲能關鍵技術和裝備實現突破。與此同時,12個新型儲能項目入選為第四批能源領域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的依托工程,為首臺(套)重大技術裝備落地轉化提供了應用場景。
四是標準體系持續健全。2024年超過20項電化學儲能標準發布實施,多項標準立項,覆蓋規劃設計、接入電網、運行控制、檢修試驗、后評價等多個環節,我國新型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。
2025年,是“十四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五五”規劃謀局開篇之年,更是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不斷突破、管理體系逐漸完善、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。國家能源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,扎實開展“十五五”新型儲能實施方案研究編制,做好新型儲能技術創新攻關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統籌工作,為實現“十五五”良好開局打牢基礎。
一圖讀懂《中國新型儲能發展報告(2025)》